欢迎光临北京中智伟业技术培训中心官方网站!
24小时服务电话:010-58412226

最新!沈阳燃气爆炸事故已致3人死亡,事发街区附近刚完成老旧燃气管道改造!

发表时间:2021.10.21 关注: 453

10月21日早上819分,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一商住楼发生爆炸引发关注。

据沈阳市和平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“和平发布”最新消息,1021820分,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222号发生爆炸,引爆冲击导致附近楼体受损,现场一辆公交车被波及。此次事故的具体原因,正在调查中。



记者从沈阳市燃气部门了解到,20日晚上,附近市级燃气管线维修,该饭店处于停气状态,于21日早上恢复供气。目前,燃气公司确认为燃气爆炸,但是正在排查饭店是否在停气期间使用液化气罐。目前,沈阳市消防救援力量已经到达现场,超过100名指战员参与现场工作。


据沈阳晚报此前报道,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水平,解决市民身边的安全隐患,促进城市安全稳定运行,沈阳燃气集团从2014年开始,通过自筹资金投入巨资持续改造(老旧燃气管网改造),截至2020年底,累计完成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共计1158公里。

2021年,沈阳老旧燃气管网改造任务为200公里。自5月开工以来,现已完成沈阳市示范路陵东街、太原街步行商业街、黄河大街、南五马路等多条街路内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工程,已完成改造156公里,目前正在进行青年大街、胜利大街、南京街、市府大路、建设大路、沈辽路等10余条市里重点街路内老旧燃气管网的改造施工。预计1110日左右,所有工程将完工。

红色区域为沈阳太原街;黑色区域为两次爆炸事故大体位置


2012年5114时左右,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一参茸专营店发生爆炸,致8人受伤。此后未有事故原因的公开报道。

2013年349时左右,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附近发生爆炸。爆炸地点位于中华路与同泽街交会处附近。该事故是施工过程中,施工人员误操作导致煤气管道破裂,煤气大量泄漏遇到明火后引起的爆燃。

记者连线附近多家餐饮店铺,工作人员表示会定期接受消防、社区等部门的安全检查。‍


为什么刚开展完隐患排查,又发生了事故?

湖北十堰“6·13”重大燃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102日才刚刚发布,期间全国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安全大检查。

湖北十堰“6·13”重大燃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全文

为什么刚开展完隐患排查,还是发生了事故?只要我们冷静的分析下,隐患排查是根本防不住事故的,特别是监管部门主导的隐患排查。


突击式安全检查倒逼企业搞形式主义

一人感冒大家吃药的监管模式已经烂熟于心,套路再熟悉不过。按说各地在这件事上已经不用开会发文件了。只要出了事故,监管部门早早做好了检查的准备,企业早早做好了迎检的准备。而这时候企业会把迎检作为头等大事,梳理制度,整理档案,完善记录……做的更周密一点的,开个警示教育会、组织一次演练,领导带队检查……绝大部分人的精力都用在了组织安全生产活动上,却没有心思没有关注安全生产本身,这个时候对作业现场的监督、管控不是加强了,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。

但是,这些形式往往是检查的要点重点,甚至是工作亮点。任何企业都会做,而且要做的完美。


隐患排查就是以“静态的点”搏“动态的线”

政府监管部门或是其他外力开展的隐患排查,只能以某个具体时间点切入,了解当时当场的静态情况。而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很长的线条,且是持续运动的。以“静态的点”去发现“动态的线”上的隐患,局限性太大,偶然性太多。比如检修作业,检查的时候碰上了可以查隐患,没碰上你就没法查。而且有时候企业是能够掌握这个“静态的点”何时发生的,会尽全力呈现一个完美的“点”,尽量不给监管部门“添麻烦”。


不管出啥事故,都查灭火器

事故以后的大排查大整治,是为了汲取教训,堵住事故暴露出的漏洞,防范同类事故再次发生。可有时候,事故原因还没找到,事故教训还没有出来,大检查开始了,为什么查,查什么都不十分清晰,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针对性。因某个事故而组织的本应很有针对性的大检查,很快落入俗套,不管啥事故,不管啥行业事故,都查灭火器。隐患一大堆,和事故教训沾边的没几个。这样的排查何以防住事故!


格式化八股化的事故调查有待改进

对事故的调查和反思,甚至大众对事故的关注,更多集中在管理上和责任上。技术层面的关注和反思不够。事故调查报告在分析原因时,基本上是两个层面:作业人员违章为直接原因和主体责任不落实、风险隐患排查不到位、培训教育不到位等为间接原因。格式化、八股化的调查报告,很难让人找到切入点去分析事故,除了后果惨痛,不知道该汲取什么教训,借此改进哪些方面。这样的调查报告很难指导日常隐患排查,也难以推动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改进。而规范标准不是来源于事故教训,不是用血的教训写成,靠专家在办公室讨论出来的规范标准如何能防住事故?


事故代价不能白付

事故发生后,无论是第一时间开展救援还是从严从实、从快从细调查事故原因都十分必要,但同时也不能忘记汲取教训、防患未然。安全事故发生地固然要全面排查、深刻反思,其他单位也不应置身事外。只有举一反三狠抓落实才能筑牢安全防线,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。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有没有落实到位,安全管理制度是流于形式还是落到实处,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位了没有,隐患排查有没有一处一处地细抠……说白了,安全防范工作不能流于形式,必须把工作做在前头、把功夫下在平时,各个方面、各个环节的检查都要落到实处,不留死角、不留盲区。只有严在平时、动真碰硬、问题不整改到位绝不放过,才能有效杜绝隐患,避免发生安全事故。

安全生产上有个海因里希法则,说的是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,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。这些轻微的事故、潜在的隐患如不及时处理,就容易发生大灾祸。安全事故一再警示我们,祸患常积于忽微,必须以“一失万无”的谨慎确保万无一失的安全。不能一个安全隐患排除了,新的安全隐患又冒出来,更不能以发生事故的方式来发现隐患,那样的代价太沉重了。

来源:人民日报、央视新闻、辽宁消防、澎湃新闻

化工365整理编辑

免责声明:推发该文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。若出现内容错误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